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303
朱迅大使在视频寄语中说:“在这万物生长的四月,我以母亲和公益践行者的双重身份站在这里,愈发感受到这份守护地球使命的责任重大。当我们在睡前故事时间翻开《寂静的春天》,孩子眼中闪烁的是守护自然的萌芽;当我们把《山海经》里的神兽变成垃圾分类小卫士,把旧衣物改造成绘本、书袋时,这些充满笑声的亲子时刻,正在编织一张从厨房到森林的绿色守护网。这些温暖瞬间,正是《未来契约》所呼唤的精神——让母亲的手成为传递生态文明的第一个摇篮。谢谢每一位用书香守护地球的母亲与孩子!这份温暖的守护,始于家庭的书香,成于代际的接力。我们相信,那些被母亲和孩子共同抚摸过的书页,都是播种未来的生态种子,也终将成为抚慰地球的春风。”
此次“莫干山四边庭会议”聚焦人类与地球的新契约,并以地球母亲为永恒象征,倡导“母爱教育”,用爱守护地球,用爱去教育人类子弟珍惜人类与地球之间所应享有的“天、地、人”和谐共生的契约关系。会议提议将“人与自然读书周”申请为联合国节日并在全球推广。
此外,为便利旅客规划行程,特区政府会加强资讯发布,包括最新入境旅客数字、各边境管制站情况、交通安排及最新天气信息等,方便市民及旅客规划行程。(完)
据介绍,该平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集成了自动读图建模、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SCADA)通信、静态水力计算、动态热力计算、水力惯性分析等核心功能,将大幅提升天津市中心城区一张网供热系统的调控精度,运行经济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有效降低输配损耗,助力城市智慧供热建设。
北京4月26日电 (记者 刘育英)智能监测、机器人巡检等具身智能的创新应用正在打开科技赋能文物保护的全新可能。记者了解到,六足机器狗已经被应用于应县木塔的保护。
去年9月,35只麋鹿从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来到青铜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安家落户”。为帮助这些“远方来客”适应西北气候,青铜峡保护区搭建了200余亩的放归适应区,安排专人负责日常饲喂、监测与疫病防控。今年3月至5月是麋鹿的生产期,自4月初起,保护区密切关注母鹿动态,迎来“呦呦”的诞生。
恒温箱进入中国空间站后,涡虫芯片实验盒将由航天员装载到小型通用生物培养模块中开展为期6天的实验。这也是国内首次开展的涡虫空间再生实验。
近年来,青海人社部门聚力培育“雪山向导”“青海拉面”“土族盘绣”“柴达木枸杞采摘”等具有地域特色、产业特征、技能特点的省市劳务品牌49个,年均带动农牧民就业达40万人次,占该省转移就业总量的38.8%,为提升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质效、助力乡村振兴发挥了积极作用。(完)
讲座伊始,丁新豹阐述了香港东华医院创立的过程。他表示,东华医院的历史可追溯至1851年建于香港太平山街的广福义祠,最初用于安放灵位,后成为贫病者的栖身之所。因卫生环境条件恶化,华人领袖倡议集资建院。1870年,东华医院正式奠基成立,1872年,东华医院落成启用,成为香港最为重要的慈善医疗机构。
三家联合国机构分别象征“天地人”:“天”——联合国附属空间科技教育亚太中心(中国);“地”——联合国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人”——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三个节日亦对应“天地人”:谷雨为“天”,地球日为“地”,读书日为“人”。现场嘉宾预言“人与自然读书周”这一巧妙组合将成为未来全球性活动。
为切实惠民让利,书市将推出“北京文化消费促进行动-2025北京书市惠民书香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发放200万元“图书惠民券”,让市民在现场折扣的基础上再享受满减优惠。书市还在服务设施、购书体验、数字化支持等方面进行了优化升级,购书支付全面覆盖线上线下,支持移动支付、“图书惠民券”的使用,提高购书便利性;设置便民服务点,主展区汇集各类时尚生活家居、户外运动、体育休闲等品牌优质商品,并提供特色美食、读者休息区、快递服务点等便民举措;分展区设置服务区提供餐饮休闲等配套服务;石景山和丰台两个市集活动现场都设置了专门休闲娱乐服务区,为读者提供贴心服务,让读者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畅游书海。
乌沙科夫在会谈结束后对外界表示,会谈持续了3个小时,会谈“富有建设性且非常有益”。他表示,针对乌克兰问题,双方特别就俄乌恢复直接谈判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乌沙科夫称,此次会谈使得俄美立场不仅在乌克兰问题上,也在其他一系列国际问题上进一步靠拢。俄美将继续在各个层级开展富有成效的对话。
据了解,此次展览突破传统展陈框架,运用红砂岩地质元素与数字技术融合,构建沉浸式石窟叙事空间。参观者沿三江流域鹅卵石小径步入展厅,触手可及的粗粝岩壁与全息投影的凿石声场交织,动态还原乐山大佛开凿场景。汉代崖壁造型的展框装置与崖墓洞穴投影形成时空折叠场域,让千年“工匠号子”与当代艺术解析形成声画对话。
在重复使用、新型动力等关键技术攻关方面,我国取得了显著进展,完成了可重复使用火箭10公里级垂直起降飞行试验;同时,作为可重复使用火箭“心脏”的发动机技术取得硬核突破,自主研制的百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试车轰鸣。今年,朱雀三号、天龙三号等多款可重复使用火箭将实施首飞。在近年发布的“宇航领域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中,我国科学家已经向着“航班化航天运输系统关键技术”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