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836
继续发挥中越农业合作联合委员会和北部湾渔业联合委员会作用,推动农产品种植和深加工等高科技农业、保障粮食安全、综合检疫等领域务实合作。双方同意尽快商签北部湾渔业合作协定,开展北部湾渔业资源联合增殖放流与养护合作。落实好海上渔业活动突发事件联系热线协议和海上搜救合作协定。
山东莘县4月15日电(记者 孙婷婷)轻点手机就能完成自动卷帘、通风、灌溉等操作,在山东省莘县鲁西地展园,“智慧种菜”已成为日常。15日,在地展园内的番茄种植大棚内,工作人员张珂正通过智能物联网平台,查看园区内113座高标准冬暖式大棚的传感器数据。“这些传感器如同‘数字管家’,不仅能实时监测温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还能精准掌握土壤水肥情况,让传统大棚摇身一变成为高效运作的‘数字工厂’。”
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表示,新增LME认可仓库不仅为区域内金属交易提供便捷、具成本效益且安全的交割途径,还将吸引更多相关企业落户香港,促进香港成为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仓储交割、航运物流及风险管理的核心枢纽。
我们要划好人文交流的船桨。中国和马来西亚相互给予对方国家公民免签待遇。2024年,两国人员往来近600万人次,超过新冠疫情前水平。“马来西亚,亚洲魅力所在”这句广告语道出了马来西亚文化、历史、风光的独特妙处,吸引众多中国游客前往休闲观光。同时,越来越多马来西亚游客到访中国,领略丰厚“古风”和斑斓“今韵”。中马两国人民要像走亲戚一样常来常往,促进人文交流和文明互鉴,增进彼此特别是青年一代相知相亲。
在这个日益智能的时代,每一次发声,都应掷地有声。愿这个世界不再有被“静音”的灵魂,愿每一个努力说话的声音,都能被温柔听见。
中国和东盟各国的友好合作穿越时代风雨、历久弥坚。中国在东盟对话伙伴中最先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率先同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和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国东盟合作在区域合作中最务实、最富有成果。面对亚洲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新冠疫情等挑战和经济全球化逆流,双方互帮互助,双边合作愈发坚韧。2024年,中国东盟贸易额突破9800亿美元,连续5年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谈判实质性结束。越来越多东盟国家优质特色产品进入中国千家万户,中国文学、动画、影视作品等纷纷走进东盟国家,带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充满魅力的现代生活气息。
“2盏补光灯、尼康Z62相机和笔记本电脑,现场修图交付。现在竞争激烈,单张定价5元,时薪都压到百元以内了。”陪拍师陈先生一边展示装备,一边说。
广州4月15日电 (王华 王宇婷)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15日在穗正式拉开帷幕。广州交易团以广州智造、“广交会+”、内外贸一体化等三个维度开拓国际市场。
双方认为,中越地理相连、文化相近、民心相通、制度相同、命运相关,是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同为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都致力于人民幸福与国家富强,致力于人类和平与进步的崇高事业。
“武广快线”作为“南航快线”之一,今年夏秋航季在广州与武汉之间日均往返18个航班,预计4月底开始,南航安排C919常态化执飞“广州-武汉”每天两班往返:第一班去程航班号CZ3348,11:30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起飞,13:25分抵达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回程航班号为CZ3445,14:00从武汉天河国际机场起飞,15:55抵达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第二班去程航班号为CZ3346,17:00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起飞,18:45分抵达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回程航班号为CZ3447,19:30从武汉天河国际机场起飞,21:25抵达广州白云国际机场。
双方一致认为,要坚定支持对方保持战略自主,自主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坚持两党两国最高领导人政治引领,将对方的发展视为自身发展机遇,坚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发展中越关系,坚持“长期稳定、面向未来、睦邻友好、全面合作”方针、“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精神和“六个更”总体目标,以中越建交75周年为契机,持续深化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快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推动双方互利合作向更高质量发展,两国战略协作向更深层次推进,更好造福两国人民,为地区稳定发展以及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作出重要贡献,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示范。
北京市东城区教委主任周林表示,该区通过重点突破,将汇聚了景山学校、二十五中等6所中小学、幼儿园的灯市口地区打造为街区治理样板,校际协同建立“通学联盟”,实现学生错峰流动,科学规划有限空间,将边角地改建为家长等候区,实施机动车限时禁行,开辟左转车道快速分流,科学规划共享单车和非机动车停车区,同时,加强文化赋能,将“灯市”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展示,打造“文化通学路径”。
李成,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博士,香港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学系教授、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CCCW)创始主任。曾任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主任和高级研究员。研究领域包括中国中产阶层的发展和演变,海归群体的地位及影响,中美智库比较和中美关系。著有《再次认知中国》《中国新兴的中产阶级-超越经济转型》《理念的力量:影响未来的中国思想家和智库》《中产上海:中国式现代化与新阶层的崛起》《中美关系:变局中的利益交汇点》等。
桑吉塔·巴特拉伊·雷格米表示,作为中国邻邦,尼泊尔期待未来合作更多聚焦技术领域,同时希望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尤其在基层治理、科技创新等方面借鉴中国经验。